北京诗词楹联艺术中心欢迎您!!!   北京诗词楹联艺术中心欢迎您!!!

书法系列推荐
周文彰||作品精选
 发布时间:2024/7/19   来源:李欣蕊   阅读:191827

       周文彰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版著作和译著30多本,主编丛书10多部。爱好诗词和书法,出版《周文彰诗词选》《诗韵校园——国家行政学院校园诗》《感恩第二故乡——海南诗书作品集》《诗咏运河》《会长的使命——源自中华诗词学会的体验》等书,曾任第五届中国书协理事。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中国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在中国35个运河城市中,山东占5个。在中国大运河58个世界遗产点中,山东有14个。
      《诗咏运河》一书是周文彰先生在定址江苏扬州的“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秘书处支持下,用中国传统诗词来逐一描写 “中国运河城市”“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点” “世界遗产运河”的专题诗集,2020年8月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
       现将其中有关山东省运河城市及其运河世界遗产点的诗词和部分书法作品辑录于此,并以此祝贺“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8月24日在扬州开幕。

作品欣赏


七律 • 德 州
奔泻黄河造陌阡,高岗洼地杂坡田。
东方智慧传千古,太守碑书醉万贤。
擂鼓锤锤天际响,抬杠步步树头颠。
扒鸡未见涎先涌,三宝之州魂梦牵。

       德州,历史上曾有两次黄河大迁徙,上千次决口,形成了平原之中起伏不平,岗、坡、洼相间分布。东方,即东方朔(前161——93),德州陵城区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诙谐多智,言词敏捷,被誉为“智圣”。公元753年,颜真卿出任平原郡(今德州陵城区)太守,书“东方先生画赞碑”,俗称颜子碑。武城架鼓,亦称家鼓,明清时期开始用于配合“抬花杠”,即保障百姓风调雨顺的“三仙姑”出驾活动,又称“驾鼓”。德州扒鸡、保店驴肉、乐陵金丝小枣被称为德州三宝。

七绝 • 临清运河钞关
青瓦灰墙驻税关,月收万两喜龙颜。
横征国库钱钞长,难挽王朝颓势还。

      临清运河钞关,创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是明清两代中央政府督理漕运税收的直属机构。万历年间年征收税银83000余两,多于京师崇文门税关,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占全国钞关课税额的四分之一。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运河漕运停止,钞关署治遂废。临清运河钞关现存有仪门、南北穿厅、公堂等80余间古建筑,是大运河沿线现存唯一的钞关旧址。


七绝 • 阳谷古闸群
元朝古闸贵成群,燕翅居中对称分。
竖直横平青石上,无名工匠入碑文。

       会通河阳谷段现存四处节制闸,均建于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为青石砌筑而成,耐冲击,坚固异常,石刻工艺精湛,但工匠们的名字已无从得知,这些石刻便是纪念他们的碑文。船闸管理曾有一套严格的办法,闸有闸官,另有闸夫多名;蓄水开闸,泄水放漕;上启下闭,下启上闭,船出而水不大泄;先放粮船,后放民船。


一叶落 • 汶上南旺枢纽
水脊口,安枢纽,坝拦汶水济河斗。闸群串玉珠,奇如仙人扣。仙人扣,百舸平流走

       济宁段是整条大运河中地势最高的一段,人称“水脊”,如何让水往高处流便成了大运河全线贯通的关键。明代工部尚书宋礼接受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于明永乐九年(1411)修建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原理是:利用汶水地势比运河高的优势,在东平建戴村坝分水,开挖小汶河引汶水在南旺处入会通河,形成分水口;在分水口下游设置柳林闸,常关柳林闸,会通河就能蓄水;在上游设十里闸,常开十里闸,会通河北段便有充足水量;在柳林闸下游设寺前鋪闸,以辅助调节水量;在小汶河和会通河边挖南旺湖以及马踏湖等“水柜”,修徐建口斗门和邢通斗门,如汛期水位上涨过快,可放水入“水柜”,调节水位,并使周围农田得到灌溉。就这样,枢纽利用7个梯级船闸逐级提水,保障了大运河500年间的畅通无阻。南旺工程被水利家认为可以与都江堰相媲美。

七绝 • 东平戴村坝
横断汶河截水流,充盈航道过漕舟,
镶连垒石无丝缝,风雨如磐万事休。

       戴村坝,位于东平县境内,是南旺枢纽的最重要的工程。明永乐九年修建,此后不断加固修建,形成一道三坝连接的拦河石坝。整个大坝为石结构,石与石之间采用束腰扣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雄伟壮观。大坝横截大汶河,拦汶水顺小汶河南下,流向南旺运河最高处,再分水南北,妥善地解决了丘陵地段运河断流的现象,使船只畅通无阻。

七绝 • 汶上邢通斗门和徐建口斗门
斗门开合水流平,呵护航船顺畅行。
河似烟消无觅处,唯留闸体诉明清。

       为削减河道流量,明代中期利用运河两岸的洼地,在山东南旺分水口附近建立多个湖泊,并建设斗门与运河连通,以调节运河水量,陆续形成了蜀山湖、马踏湖、南旺湖等“水柜”。邢通斗门是运河与南旺西湖的减水闸,徐建口斗门是连接小汶河和马踏湖的通道。它们既减轻了小汶河下游汛期的洪涝灾害,又使枯水季节的运河航行不致中断。现仅存闸基和部分闸体。

七绝 • 汶上十里闸、柳林闸、寺前铺闸
莫非星宿落凡尘,巧缀河沿若水神。
耗尽清能无忿怨,初心不减伴今人。

       十里闸与柳林闸,建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分别位于汶上县南旺分水口南北5里处。两闸协同工作,按照南北两侧的水利条件实施相应的开闭操作,确保供水实现定向定量控制。寺前铺闸位于柳林闸以南的河道上,是清代建立的辅助闸门。现均已闸改桥,闸基等石制部分均保存完好。


七绝 • 南旺分水龙王庙
红墙绿瓦翘飞檐,风动铎鸣万姓瞻。
分水龙王功自在,绵延香火映龛帘。

       分水龙王庙,位于汶上县南旺镇,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明清多次扩建,是为纪念明朝工部尚书宋礼、农民水利专家白英而修建。分水龙王庙在运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运河畅通之时,凡过往商贾游船、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无不在此停棹游览,就连康熙、乾隆皇帝也曾多次在此驻跸。


七绝 • 汶上运河砖砌河堤
一层条石九层砖,错缝平铺咬合连。
水有凶横人有智,循从天道奏和弦。

        汶上运河砖砌河堤,位于南旺分水口以南3公里左右,建造于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5世纪末),是南旺枢纽附属堤岸设施之一。考古发掘出的部分河堤长约400余米,宽7米,用青砖和条石构筑,上铺一层条石,中间砌九层青砖,平砌错缝,下筑七层条石为基。在本段河堤的东端清理出一处石台阶登岸口,用11层条石错缝平砌。此段运河点遗址的发掘,对了解明代运河河堤结构、形质、材料等有重要意义。

十六字令 • 微山县利建闸
闸,占卜得名定地旮。南阳镇,由此誉天涯。

       利建闸,位于微山县南阳镇建闸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6世纪)。明嘉靖四十三年,黄河又一次决溢,元运河被废。为保证大运河畅通,必须开凿新河。新河从南阳起至留城约70余里,按照设计,须在南阳下15里修建第一闸。因修闸处水深泉溢,久汲不干,无法施工。济宁知州胡尚志用占卜方式确定闸址,占得“利建”,闸便称“利建闸”。这是明清两代会通河上重要的节制闸。现存石质闸座,基本完整,呈八字形,条石砌成。



 
北京诗词楹联艺术中心   诗词、楹联、书法、国画、篆刻于一体
电话:13001178177   邮编:101118   网址:http://www.zhjs2019.com   邮箱:zhmkjyg@126.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艺术市集西路5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8781号-1
全新的理念,超凡的思维,精心的策划,优质的服务,打造一流的展示平台,创建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窗口。
打造一流的书画院、创作一流的书画精品、树立一流的行为品德为目标,艺术中心心怀赤诚,热烈欢迎艺术家的加盟,共创繁荣!

您是到访的第 15695701 位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