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发:男,汉族,1952年8月生,甘肃靖远人。中共党员,工商管理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书画院名誉院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原党委书记,中国铁建股份公司原总裁。
《汇广斋行吟》
◆ 文 周文彰
广发兄出诗集,嘱我作序,我十分高兴。
在我眼里,广发兄是由书、画、诗三元素合成的,可称其为“书画诗之统一体”。我说“书画诗”而不是通常所讲的“诗书画”,是按照我认识和了解广发兄的时间顺序排列的。
▲赵广发作品
我认识广发兄,首先是通过书法。从2009年4月我从海南调入北京工作后,经常参加京内外的一些书法活动,从而结识了广发兄。他的引人注目,在于他的经历:他从一名光荣的铁道兵战士到中国铁建总裁!
▲赵广发作品
我对铁道兵的敬仰起始于小学的一篇课文——《包兰线上的钢铁战士》。这支在抗战胜利后组建起来的英雄部队,在枪林弹雨中护路、修路、筑路,以他们的鲜血和生命,保障了部队和战争物资的铁路运输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这支英雄部队转战于人迹罕至的高山峡谷、沙漠荒原、高寒酷暑、空气稀薄之中,为祖国的铁路网建设而奋力拼搏,立下了汗马功劳。
▲赵广发作品
广发兄参军时的1970年,祖国还相当落后,铁路建筑设备可想而知,施工环境可用十分恶劣来形容。广发兄就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磨炼成长的。铁道兵部队整体转业后,他从工程处处长到第十八工程局局局长,最后成为中国铁建集团总裁。在他任上,中国铁建集团从世界500强第356位跃升之100位。
工作环境在变,工作岗位在变,不变是他对书法的痴迷!持之以恒的学习和创作,使他拥有一手好字,进入了书法家行列。
▲赵广发作品
2018年9月2日,他的书画展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行,邀我出席开幕式,我才知道他不仅爱书,而且善画。展厅里那满壁竹子,千姿百态,构图简洁,画面大气,线条娴熟,引人驻足欣赏。面对一幅幅竹子,我自惭形秽:也有名家指点我画竹,我怎么就没有坚持下来呢?
▲赵广发作品
而今,广发兄要出诗集,让我意想不到,又让我异常高兴。书法界早就倡导写自作诗,否则,一些配合国家中心工作的书法展都抄写古人诗词,就会出现这样一幕:展览名称时代性鲜明,而展览内容却是时代性缺失,难免遗憾。再说,对书法家来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于书法的单项突进,最好把“诗书画”一体的传统也传承下来。有条件的书法家都应这么做,一切想成为书法家的书法爱好者最好在起步时就这么做(没有当书法家志向者除外)。中华诗词学会书画界诗词工作委员会的设立正是为了引导和推动这项工作。广发兄既书又画还诗,朝着“诗书画”一体化的方向发力,真是值得赞赏!
▲赵广发作品
广发兄这本《汇广斋行吟》,收入诗作***首,按写作时间顺序排列。题材涉及名胜、古迹、山水、竹石、祭祖、建设成就、调研活动、书法活动等。五言七言都有、四句八句皆备,间或也有四言、六句之诗,读来印象是:每一首诗都是抓住题材特征,有感而发,随心写就,流畅自然,朗朗上口,时有好句。如,《登六盘山》:“伟人遥指千秋业,红旗漫卷舞东风”;《赞青海风光》:“麦浪青野来,风吹菜花香”;《故乡行》:“解甲身轻归故里,邻里不识山依然”;《谒王母宫》:“气势恢宏临下界,信徒十万尽朝东”。
▲赵广发作品
作为曾经的铁道兵、铁路建设者,广发兄对铁路和曾经的战友怀有特殊的感情,这方面的内容在书中占有一定分量。有专题诗,如《游京通线》:“青龙山下鏖战急,铁龙飞奔通九州。”即使一些无关的诗题,也带有相关的诗句,如《东北调研感怀》写铁道兵:“踏雪卧冰凌云志,豪情铸就铁路通”。人啊,难忘过去,时有怀旧,且对成功处,充满自豪,谁能例外?!
▲赵广发作品
书中收有咏竹诗11首。如《竹石颂》:“竹石长相伴,风雨共担当。”这些诗当是他画竹之后的触景生情,借竹抒怀。
▲赵广发作品
书、画、诗三者,反映了广发兄的追求、勤奋与激情。
追求、勤奋与激情,这是为人做事必不可少之三要素。
▲赵广发作品
在岗在任之时,追求、勤奋与激情,是履职尽责之内在动力;离职退休之后,追求、勤奋与激情,是让晚年生活富有意义之内在活力,也是幸福、安康、长寿之内在条件!
广发兄61岁时在《故乡行》中写道:“人生苦短光阴逝,不息奋斗莫等闲。”他这么说了,也这么做了,对此我不必再希望什么。唯一希望,就是往后广发兄能够按照格律写诗!
凭他的追求、勤奋与激情,相信他能做到!
是为序。
2022年国庆节于北京寓所
▲赵广发作品
▲赵广发作品
▲赵广发作品
资料来源:ORIENTAL艺术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