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华诗词博物馆扬州馆建设方案座谈会在京举行
6月27日,中华诗词博物馆扬州馆建设方案座谈会在北京中华诗词学会新址会议室举行。
周文彰讲话
在听取扬州市文旅集团项目分析、方案设计、运营思考等问题汇报后,周文彰会长对广陵区委区政府在扬州馆建设上表现出的文化自觉、领导重视、作风扎实表示高度赞赏。他说,这个方案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扬州特色。始终围绕扬州诗词做文章;二是现代技术。充分运用了声光电等科技手段;三是积聚效应。通过点、线、面结合把可看的东西都“串”在了一起。周文彰表示,扬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希望中华诗词博物馆扬州馆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增强研学功能。实现观赏性、互动性与诗教的有机融合,发挥文化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二是要进一步突出扬州重点。诗词作品、诗词人物、诗词事件、诗词物品,都要关联扬州、牵带广陵;三是要进一步体现辐射包容。除了扬州本地域的诗词元素以外,把周边地区的诗词场所作为博物馆的延伸点,串珠成线,将扬州馆打造成文旅新地标。
张伟讲话
扬州市广陵区委书记张伟代表区委、区政府,对中华诗词学会在扬州馆建设上的宝贵意见和专业指导表示诚挚感谢。他说,广陵将认真思考研究,切实把各项意见建议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加快项目进度。希望中华诗词学会能够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广陵发展,在中华诗词博物馆扬州馆建设运营过程中给予更多专业指导,携手共创广陵文化事业发展新局面。
广陵区委常委、副区长王兵,扬州广陵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宇翔分别就扬州馆建设方案作了补充发言。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峰,副会长刘庆霖、何江、包岩,秘书长杭中华分别就展示手段、运营方式、活动设计、作品收集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建议。
中华诗词学会办公室主任武立胜、副主任薛玉忠,广陵区委办主任叶健、广陵古城管委会主任杨丛刚、扬州广陵文旅集团总规划师史瑞和工作人员封翔、杨素榕参加座谈。
合影留念
(武立胜摄影、报道)

|
|
|
|
|
|
 |